电采暖市场前景潜力巨大!

2020-03-16 15:21:48

一、按需供暖是冬季供暖的发展方向 
  建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始终是盖多少房,供多少暖的集中供热模式,供暖期内的建筑无处不热,无时不热,忽视考虑人的需要因素,缺少考虑供暖效率,供暖成本因素与能源危机意识。目前的热电联产乃至各种清洁燃料的锅炉集中供热,其供热末端不具备有效准确的热量调控,计量手段,仍采用按面积收取热费,“供热中有30~40%的热量浪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的江亿教授在参照前苏联的供热过程与我国集中供热现状基础上提出不加调控的集中供热的巨大浪费弊端,并建议社会不再发展任何形式的集中供热。江亿教授的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共识,我国的供暖改革应针对以上弊端亡羊补牢,首先需要在供暖理念上更新,我认为冬季供暖应逐步掘弃“按面积配热”,过渡到“按需供热,计量收费”的轨。
  何谓“按需供热”?按需供热可以理解为按人的即时需要供热,它较之分户供暖更为节能.例如:一套居室如果暂不入住可以关闭热源或维持最低温度;大面积的住宅多个居室可以按人为需要供暖或不供暖;上班族可以按上班和在家起居的时间控制不同时段的供暖温度;老幼妇孺可按照生理需要调节自己最佳取暖温度。办公楼、写字楼亦可按办公作息规律设定不同时段的供暖温度。这种粗线条的按需供暖是通过人的行为能力操纵掌握,可称之为行为节能,行为节能是一种公民意识,行为节能于家庭可以节约一定的开支,于国家于社会则可以节约可观的能源资源。在按需供暖基础上用计量收费之手段竭制供暖大锅饭的浪费弊端,供暖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终有时日。
  百姓心中的供暖改革,不是供暖收费的改革,如果仍沿袭无节制的集中供热,仅仅从民间分担部分热费,即使民众心甘情愿,也解决了收费难题,但国家的能源现状终将令供暖事业难以为继。当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供暖末端调控、计量技术手,同样是供暖改革过程中重要“节点”。
二、电采暖有发展
如果“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提法正确,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电采暖(直接电热,以下同)理念和和技术已经崭露了头角。目前的电控技术已经完全解决了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所有技术问题,数字程序控制的电采暖系统使按需供暖的理想发挥到随心所欲。一个家庭可以设定从起床开始、上下班、睡眠时段的不同供暖温度(可随时修改程序),家庭中可以分时(随时)分室执行供暖指令,其核心温控装置不过烟盒般大小,使用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
  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下,不同的家庭可以像夏季空调降温一样,按需要和经济能力插卡买电(热)冬天不再寒冷。政府不必操心.
  应用电采暖,开发商与住户最关心的还是供暖费用,社会上容易把不同的类型电采暖混为一谈,报端也不时披露某小区采暖费用之高。事实上电采暖技术经过5年左右发展,或趋于成熟、或遭遇淘汰。本文提及的电采暖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行为节能空间,不再是无处不热、无时不热的浪费状态,能够以人为本的即时供暖,国家的建筑节能65%的新标准,对建筑节能是有力保证。
三、适度发展电采暖
  适度发展电采暖可以平衡电网季节性负荷。如北京地区夏季用于空调降温用电负荷占供电能力的三分之一(北青报报道)。夏去冬来,空调关闭后这部分巨大的资源能力何处去留?我认为不妨可以考虑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冬季供暖,其据有三: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居室中空调予留容量、设施线路直接建设安装电采暖设备,免去了锅炉、管网的配套建设,使经济适用房建设更经济;其二,入住经济适用房人士绝少大款,电采暖系统有行为节能空间,取暖费用相对经济;其三,电采暖系统应用简单,不用水,住户免去维修费用。小区无须供暖管理。挖潜利用这一季节资源,替代部分天然气,可称拾遗补缺。起码城市道路也少些没完没了的深挖沟了。
  京津地区采用直接电热设备冬季供暖,配电规模50W/M2,在结合利用空调容量基础上,增加100万KW用电量,可解决5000万平米经济适用房供暖面积。适度有控制的将这一巨大资源能力挖潜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为可观,也不会导致冬季用电紧张局面。我国的冬季采暖地区均是这一规律。
  电能不能储存,转瞬即逝,能够物尽其用是最大的节约。也希望坚持电能是高品位能源不宜发热取暖的专家学者,能对这一资源提出更高品位用场,功莫大焉。
四、 电采暖发展迅猛
  电采暖登陆我国不足十年,目前北京市采用电暖面积已逾千万平米。电采暖是发展中的技术,目前直接电热电暖器与数控程序温控装置组成的电采暖系统,其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以及技术与经济角度超过了锅炉供暖。集中供热按面积收取热费势必被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新观念新技术取代,煤、油电、气四大能源逐步发展以电代替煤、油、气资源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本文对电采暖的表述有谬误之处希望得到批评。如本文尚有可取之处请各界以此客观、实事求是的看待和评说电采暖.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淘宝店铺 德国卡舒漆 www.eberle.de www.oj.dk www.alre.de

网站首页 | 关于赫达 | 赫达产品 | 新闻资讯 | 合作共赢 | 联系我们

400-062-520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杉创意园五区3号楼3至4层1单元302
2001-2019 HEDDA Co.,Ltd. Copyright 赫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0835号-4
技术支持:华大网络

微信公众号

400-062-520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杉创意园五区3号楼3至4层1单元302
2001-2019 HEDDA Co.,Ltd. Copyright 赫达(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0835号-4
技术支持:华大网络